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效发挥金融知识宣传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居民金融风险防范知识和金融素养,2023年8月15日,滨州学院艺术学院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乡村经济知识文化广场建设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西环新村进行金融反诈宣传志愿服务。
活动伊始,团队指导教师介绍了本次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及此次前行的目的,向大家说明了营造“全民反诈”氛围需要“人人参与”的重要性以及筑牢“全民反诈”防线需要”人人担当”的必要性,同时列举了身边的案例,引起大家的关注与重视。中国政法大学的张依嘉同学进行金融反诈知识宣讲,宣讲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结合了队员们平时专业学习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反金融诈骗的法律知识。随着志愿者将宣传册的发放,张依嘉同学进一步向大家介绍了现在较为常见的诈骗犯罪手段以及一些金融诈骗的真实案例,如假冒亲朋熟人借钱、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快递签收诈骗、金融交易诈骗、二维码诈骗、虚构中奖诈骗等,让村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金融诈骗的危害和严重性。同时,强调一定要牢记“三不一要”: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坚持:“不理睬”“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团队成员也教授了老人们如何应对这些情况,如马上拨打报警电话、询问只有自家人才知道的“小秘密”等。队员们在活动中把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到最大,将防范诈骗、普法宣传相结合,嵌入到宣讲之中,将安全理念深深植入到村民的心中。
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经济知识文化广场的建设和本次“金融反诈宣传”活动的进行,团队成员分发调查问卷,希望进一步了解村民对于文化广场建设和反诈宣传活动的一些看法和期望,团队将根据问卷结果,进一步改善和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提升服务效果。
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又分组进行了入户宣传,进行一对一的详细介绍交流,对于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入户宣传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老人不识字,不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这往往就是诈骗犯的首要目标人群,团队成员告知老人许多现在的诈骗手段,如AI换脸骗取钱财、模拟老人子女声音诈骗、谎称生病急需用钱等,并且告诉老人遇到相关事情的发生一定第一时间报警,不要因为一时的心软导致诈骗的发生。团队成员更是通过入户宣传来做到人人知反诈,人人懂反诈,让村民们及时识破诈骗犯的伎俩,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让非法分子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金融反诈”是一条很长远的路,无论是强化打击、坚决遏制诈骗犯罪,还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反诈宣传,都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与方法。同时乡村中不经常使用手机互联网的老年人群体是受到诈骗的重点对象,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高了村民防诈骗能力,填补了老人对于金融资产知识的空白,为建设安全祥和乡村贡献了大学生应有的力量。村民们对实践队的宣传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