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青年工作要“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的重要指示,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共建和谐美丽乡村。滨州学院艺术学院团总支组织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彩绘印记助力振兴
硬说教不如巧润物,送文化不如“种文化”。艺术学院“有声有色 建设美丽乡村”社会实践团队赴滨城区三河湖镇龙王庙村进行前期考察后,根据墙体面积、村庄布局、主题要求等,进行内容设计,反复斟酌,多次修改后,确定最终方案。学院师生们不辞辛劳,不惧酷暑,抓住一切时间投入进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老师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用智慧与创意精心装点龙王庙村大舞台。伴随着实践团队成员手中笔刷的轻轻涂抹,一幅幅构思巧妙、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作品让村民家门口的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历史廉政小故事、“渤海纵队”在村里的日子、党员干部带领全体村民发展产业、廉政宣传画等跃然墙上,变身成为龙王庙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一面墙以“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的莲花图案收尾,首尾呼应,相得益彰,弘扬了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优秀价值观,一笔一画之间,龙王庙村民风清朗、干群清亲的和谐画卷跃然墙上,引得居民纷纷点赞。





循声觅道舞动新潮
秉承着“传统与新潮互动,文化与快乐碰撞”的主旨,我院师生确定了以传统舞蹈、扇面绘画为载体的特色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将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与绘画与三河湖镇本地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在一阵阵优美的音乐中,我院舞蹈专业的学生身着汉服,在三河湖镇美丽的风景下翩翩起舞,河畔边、木桥上、小路旁都有她们跳动的身姿,随风飘扬的裙摆拨散了夏日的炎阳,给三河湖镇带去了一抹青春靓丽的风采,使市民群众更加关注乡村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也使得人们对三河湖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吸引更多市民,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扇面千奇绘出风采
与此同时,一幅幅精美的扇面作品也“新鲜出炉”了,学生们用画笔将三河湖的美景呈现在了形状各异的扇面上,将转瞬即逝的自然风光定格在了扇面上,有建筑风景、自然美景等,正是因为这不一样的体现形式,让三河湖镇的不少居民刷新了对自己的家乡的认知,不少人感叹到,原来自己住的院子旁边有这么漂亮的花草,整日为了生活忙碌奔波,却忘了停下脚步去欣赏自己身边近在咫尺的美好,正是有了这次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三河湖镇的美景文化、人文文化,也让三河湖镇的原住居民对自己的家乡了解愈加深刻。


基层连线共携曙光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尽绵薄之力,不留遗憾,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更是青年一代的责任。2023年7月,我院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
22设计本1靳晓燕同学前往滨州市惠民县进行实践活动,其按照县委县政府大干2023工作部署和县基本公共服务满意程度的工作安排,通过认真梳理分析,并结合其县实际,在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基础教育、社会帮扶等6大民生领域组织实施的系列民生实事项目对其向广大群众进行普及和宣传,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深进基层。


21舞蹈本1韩惠羽积极推进全民阅读,举办“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的阅读活动,带领中小学生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同学读书、爱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举办了优秀图书推荐活动,鼓励同学分享好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读书热情与质量。


砥砺深耕青鸟在程
22舞蹈本1孙一诺同学通过青鸟计划任职于滨州市滨城区玉龙湖社区,担任“滨滨学堂”志愿老师,组织与指导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涵盖党史学习、卫生知识、自护教育、兴趣养成等多个模块。通过耐心温暖的陪伴、灵活趣味的宣讲以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员们朴素强烈的爱国情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讲授自护、健康等知识,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孩子实际需求,设计开展特色课程,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爱好,激发孩子们对艺术学习的热情。她认为,当在社会实践后重新走进课堂,我们学到的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种升华,是能被我们直接拿来直接用的知识。


20音乐本1张浩郴同学任职于淄博桓台少海街道办事处西苑社区,负责整理资料、录入信息,跟随网格员去附近商铺检查煤气罐与灭火器安全指标、向群众宣传安全知识、小区内日常问题的处理等。在实践过程中,他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他认为,我们在志愿服务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这次的实践也将会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一笔宝贵的财富。


22音乐本1崔奔奔同学在莘县魏庄镇人民政府实践学习,在实践中主要负责党务工作和扶贫工作相关的内容。工作经历使他对基层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切实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分量有多么的重;他真切认识到政府机关人员的工作对群众的帮助,同时认识到人民政府存在的真正意义。他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带着这一个月的经验继续努力,响应时代号召,认真完成学业,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在祖国日益强大的路途中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负祖国,不负人民。


发扬青春本色,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此次实践活动把艺术学院学子专业融入实践活动中,彰显责任担当,锻造了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奋进前行的精神。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滨州学院艺术学院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最终活动的圆满完成,也为“有声有色建设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以后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实现在基层的“泥土里”盛放“多彩的青春”。